行业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澜
定时定点投放垃圾难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4-08-07 来源: 被浏览次数: 464
下楼扔垃圾,今后将成为老广们的生活新模式。“定时定点+误时投放”的垃圾投放模式正在全市推广,此前已在部分社区试点。“定时定点”模式的试点情况如何?在试点中遇到哪些困难?下一步将如何推进?“走进城管2.0”首期聚焦“定时定点”。两位观察员走访发现,“干湿两分”基本做到,但由于监管难以持续长效,影响了分类准确率。
越秀区·非物业社区
垃圾点分类 居民盼“导师”
7月8日接近9点,两位观察员首先来到越秀区大塘街龙腾社区,东西两端的入口处设有定时投放点。由于接近上午定时投放的结束时间,并未看到有人前往投放垃圾。但在厨余垃圾桶中,记者看到,厨余中混有塑料包装、利乐包等。
随后,两位观察员辗转来到越秀区珠光街东园社区。小区路面和楼内均未看见垃圾桶,只是在小区大门口设有误时投放点,供无法在规定时间投放垃圾的居民使用。“现在过道里面干净多了,很少见老鼠、蟑螂了。”住户黄女士告诉两位观察员,实行“定时定点”之后,小区环境改善很多。黄女士表示,现在小区已经没有人指导垃圾分类,希望能加派人手在桶边宣传。
不过,走访中两位观察员都发现,定时投放点鲜见指导员或环卫工指导居民投放。大塘街负责人坦言,“定时定点”的参与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但准确率由于监管难以长效受到影响。“大塘街一线环卫工只有40多人,但定时投放点却有上百个,很难做到一对一覆盖,而且环卫工人待遇偏低、流动性太大,只能靠上门宣传弥补桶边监管。”该负责人称。
万庆涛总结,“‘定时定点’这一投放模式总体上是好的,但在落地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和阻力。”严凯认为,“定时定点”可以被非物业社区的老百姓接受,“干湿两分”可以做到。但要想办法做到长效监管,提高投放准确率。
天河区·高层物业小区
高层推广难 三方齐协调
随后两位观察员来到天河区天园街东方新世界。与在越秀区走访的非物业社区不同,天河区将走访地点选在了东方新世界这一高层物业小区。
社区负责人首先带领两位观察员参观了位于8、9栋之间的误时投放点。该负责人介绍,虽然试点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但居民对“定时定点”的配合度正在逐步提高。
不过,在座谈中物业公司透露,“定时定点”在高层物业小区中推广存在一定难度。东方新世界试点半月以来,由于垃圾滴水及臭味问题,使得电梯和大堂有异味,还有一些业主拒绝缴纳物管费,将垃圾随意丢弃。
针对以上问题,街道、社区和物业公司三方均表示,如果政府决定全市推行“定时定点”,将坚定执行上级部门的要求,克服各种困难做通居民工作。“我们增加了楼道的清洗和保洁力度,每天通过手机短信向业主介绍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的好处,通过宣传发动居民参与。”天园街负责人介绍。
“守桶监督”难
何不请志愿者
观察员严凯建议,中小学生暑期守桶指导居民分类
桶边监管,被视为推行“定时定点”的关键。越秀区已于本月初实现“定时定点”在全区推广。但走访反映出的目前监管力量不足、不可持续的问题引发了两位观察员的热议。在座谈中,严凯首先发问:“珠光街在推行‘定时定点’时遇到哪些困难?”
“有的社区就有12- 15个定时投放点,内街内巷的地方可能更多,目前依靠环卫工在桶边守点监管相对较难。”珠光街负责人坦言。越秀区城管局分类办主任陈小龙接话称:“在初期推广‘定时定点’时,定时投放点会设置密集一些,现场监督就会削弱。”
究其原因,珠光街负责人分析认为,目前环卫工人数较少,推行“定时定点”后工作量并未明显减少,前期还有“守桶监督”的任务;再加上“定时定点”推行之后,垃圾费收缴率下降,街道环卫经费吃紧。
作为长期关注中小学生的NGO负责人,严凯询问“为何没有寻找志愿者”。“我建议,教育部门能否把‘守桶监督’列入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在定时投放时间,让中小学生站在桶边指导居民垃圾分类。”严凯的建议获得了越秀区和珠光街在场领导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