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澜

行业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澜

  

玻璃废品 期待资源再利用

发布时间:2014-06-30      来源:      被浏览次数: 355

炎炎夏日,加之世界杯的到来,啤酒成为了热销品,然而啤酒空瓶的处理却成了不少家庭的难题,前几年还能几毛钱一个回收的啤酒空瓶现在却白送也无人回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不仅是啤酒空瓶,几乎所有的玻璃制品都被废品回收机构“拒之门外”,这是什么原因呢?

现状:玻璃废品白送也无人要

市民杜女士不久前迷上了喝蓝莓果汁,每个月要消耗掉10多瓶,可是喝完以后瓶子的处理就成了麻烦事。“和塑料瓶相比,玻璃瓶的饮料喝起来更放心些,但空瓶积累多了很占地方。后来我把瓶子送到废品回收站,没想到工作人员根本不收,我才知道,只要是玻璃制品,废品回收站基本上都不收。”

记者采访的不少居民家庭也表示,每个月家里都要产生不少的玻璃废品,比较常见的有酒瓶、辣椒瓶子、罐头果汁瓶等等,但由于这些废旧玻璃制品不被废品回收机构所接纳,所以最常用的处理方式基本上都是随着家里的生活垃圾一道扔掉。

原因:回收收益较低乏人问津

废旧玻璃制品为何被废品回收机构拒之门外?在栖霞小区一带收购废品已经有10多年的老吴告诉记者,现在玻璃制品除了本地产的啤酒空瓶还偶尔回收一下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不收的,原因是玻璃瓶回收后他们也很难再卖出去,根本没法赚到钱。老吴表示,如果家里玻璃制品的量比较大,只能试着与玻璃公司联系一下。

记者与位于白云区的一家玻璃公司取得联系,对方却表示,他们现在也已不回收废旧玻璃制品,而其他的玻璃厂如果是量大的话可能还会考虑回收。该公司介绍,由于技术和工艺的进步,直接生产玻璃制品的成本与回收利用废玻璃再加工的成本差不多,所以现在生产企业回收玻璃制品的积极性都不高。

随后记者走访了多家挂牌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但问到是否回收废旧玻璃制品,经营者都是连连摇头。

建议:建立机制促进资源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和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日用玻璃制品,特别是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玻璃器皿行业呈现持续的需求增长。根据中国日用玻璃协会预计,至2015年,国内日用玻璃器皿和玻璃包装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2200亿元以上,年增长14%左右。

贵阳民间环保人士、高远收废网创办人兰亚军表示,现在酒瓶、玻璃罐等玻璃制品都被视为低附加值的回收品,由于回收价格低、程序繁琐,再加上较高的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玻璃制品的回收确实是无利可图。但是玻璃制品的合理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消除垃圾对自然生态的危害。

据了解,回收一吨废玻璃对环境和资源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石英砂720公斤,纯碱250公斤,长石粉60公斤,电400度。从城市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一些城市已经开始重视废旧玻璃制品的循环利用,如广州建立了专门的玻璃回收处理中心,以破解玻璃制品回收难题;上海通过财政建立废玻璃回收利用专项资金,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专业回收企业予以支持。而在国外类似玻璃一类的低附加值回收品,一些国家已实施了特许经营机制,通过上规模回收产生经济效益,以保护经营者的积极性。

对于贵阳市目前在玻璃废品回收方面存在的空白,兰亚军建议,贵阳能否也通过一些新的尝试,如构建居民废旧玻璃资源化回收利用系统、建立健全相关行业规范等方式,尽快实现废旧玻璃制品产业链及价值链的打通。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