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电子垃圾何时走上循环解决之道?

发布时间:2011-11-03      来源:      被浏览次数: 96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街头巷尾多了这样一群人,“旧彩电每台50元,旧电脑45元……”走在大街小巷,废品回收小贩们的“流动广告”随处可见。

  电子垃圾循环污染

  据调查,目前中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流向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上门回收,或是通过不法商家以不正当手段方式回收,能使用的简单改装后流入旧货市场,或者低价卖到农村等地区。二是一些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个体手工作坊,为追求短期效益,采用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原始落后方式提取贵金属。对不能使用的旧电器中的塑料、玻璃等部件能够卖钱的就卖了,不能卖的就当垃圾随意扔掉。而在拆解过程中,由于使用不科学、不正规的拆解手段,导致排放废气、废液、废渣,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规范回收渠道刻不容缓

  从现在电子垃圾处理现状,折射出两大问题:一是电子垃圾回收渠道不规范,处理水平低下,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其次,电子垃圾收回背后存在一种新经济形态,一旦解决该问题,彻底解决电子垃圾污染问题不再是梦想。因此,第一步则需要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

  整体来看,国内使用过的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以不法商贩为主,但小商贩在简单翻新二手机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环保意识,将淘汰的零部件及废机随意丢弃,造成严重的污染。尽管政府颁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但仅依靠政府和制造商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如果所有消费者都能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将废旧的电子电器交给有资质的处理机构,势必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回收产业链。

  因此,提升电子产品制造商、渠道商、消费者的绿色环保意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环保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才能够真正做好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工作。

  再生资源循环有解决之道

  被视为电子垃圾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也是宝贵的资源,如铜、铝、铁、玻璃和塑料等,可以加工成各种原材料,减少新资源的使用。有了健全的回收渠道,下一步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做到真正零污染和变废为宝。目前,能够做到资源再利用和“零污染”的,就包括有富士施乐在苏州建立的整合资源循环系统。这个整合资源循环系统也是工信部认定的10个再制造试点之一。

  据介绍,富士施乐的整合资源循环系统,对从全国范围内(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回收来的复印机、打印机和硒鼓进行拆解,将其分解成铁、铝、透镜、玻璃、铜等70个类别,并通过再生处理将其转化为原材料,作为新资源进行再利用。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再生资源循环工厂,全称为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其年分解处理能力为1.5万台设备及50万个硒鼓。其中,办公设备的循环利用率将达到96%,硒鼓的循环利用率将达到99.9%。

  责任感支撑企业逆境前行

  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明确了电子产品制造商有义务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再处理。

  纵观全球,电子产品制造厂商“生产-回收”的责任非常明确。但是,为何鲜有电子产品企业在回收领域进行投入?

  对企业来说,投入对使用过的产品进行资源循环再利用首要的障碍是成本和盈利问题。

  除了经济成本的考虑,电子产品的回收非常有难度。由于中国国内存在大量以盈利为目的的二手机、翻新机市场,因此不少渠道商并不愿意将废弃产品回收给厂家进行处理,而是将这些废弃产品处理到二手机市场以获得利润。

  尽管目前民众对电子垃圾回收的意识还很淡薄、生产企业因资金有限、利润空间不大,迟迟做不到对电子垃圾回收的可持续性,但只要全社会都能参与到电子垃圾的回收循环再利用行动中,就能还给我们一片蓝色天空、一个绿色地球!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