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澜

行业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澜

  

中再融为再生资源造血,开启绿色金融新标本

发布时间:2016-11-17      来源:      被浏览次数: 458

今年9月G20峰会的成功举办成为引爆绿色金融发展的引擎。连续两个月,关于绿色金融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国内首单绿色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成功发行,中国首支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在伦敦发行上市,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首期绿色公益榜。日前,中英两国在伦敦达成合作,支持中英两国成为绿色金融创新中心,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将发行价值30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将为正在寻找绿色项目的投资者提供重要机会。

可以说绿色金融迎来史无前例的大爆发,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成功切入互联网金融?如何通过互联网科技为绿色金融添砖加瓦?

国资系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再融布局再生资源,以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为再生资源企业造血,或许能够给互金平台些许提示。

谋定而后动,抓住细分领域不放松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森林衰退、草场退化、水生态恶化、生态功能衰退、食品安全、疾病横行等等,绿色经济应运而生,绿色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互联网金融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快,朝气蓬勃,由于互联网基因深入骨髓,突破传统产业的限制,对于绿色金融的拓展,具有先天优势。

相对于传统产业的损耗式发展,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而绿色金融则是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是实现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切入绿色金融,首要的就是选择细分领域,谋定而后动。实际上,绿色产业包含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绿色能源产业,每年至少有上千亿的市场规模;低碳环保事业,涉及细分门类更是广泛;传统农林种植业;再生资源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生态旅游等绿色服务业等涉及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的产业。

对于绿色产业,抓住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是一块宝藏。中再融依托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切入再生资源领域,单拿这一领域来说,根据中再生协会的数据,目前国内该行业的企业有13万家之多,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服务好一个细分行业就足以养活一个平台。“细分化是社会分工进化的结果,而对到互联网金融来说,越垂直越细分,未来的路子越宽,做绿色金融尤为如此。”中再融联合创始人王铠伦表示。

分析产业特色,提出行业解决方案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这句话告诉我们方向的重要性,而一旦定了发展航向,所有资源会主动汇聚。中再融之所以目标锁定再生资源领域,就是考虑到该领域属于朝阳行业,而且所属产业涵盖广泛,包括电子产品、有色金属、纸张、塑料等围绕生产、生活、科教、交通、国防等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可反复回收加工再利用的物质资源。“虽门类齐全,但这些产业都具有共性,产业链比较完善,分工明确,且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这为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打下了基础。”王铠伦说。

再生资源这一领域是技术驱动型行业,企业生产发展离不开科研的力量、技术人才的提升和设备的更新,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使企业传统融资比较难,了解到这一症结所在,中再融提出行业解决方案,“以互联网+金融”深入再生资源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深度介入到行业甚至到某个企业的发展中去,结合中再生协会拥有的大数据库,以及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担保背书,为再生资源领域的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融资新路径。

风好正是扬帆时,勇立潮头绘宏图。绿色产业包涵甚广,中再融目前所涉足的还只是一个很细小的分支,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这是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平台涉足这一领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