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澜

行业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澜

  

达州市政协视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变废为宝建“城市矿山”

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      被浏览次数: 484

    “平时没注意这些废弃的易拉罐还可以回收,生产出铝制品再利用。”10月12日,四川省达州市政协委员张群参加市政协视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情况,看到达川区蓝天铝业门窗厂生产流线不仅啧啧而语。

 

生活垃圾、废弃电子产品等废弃物逐年增加,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浪费,成为城市管理的头疼之事。将这些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的过程也衍生了再生资源行业的循环产业链。“与开发天然矿山相比,开发‘城市矿山’更环保、更具有经济价值,既能节省大量原生资源,弥补原生资源的不足,又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资源环境矛盾。”达州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负责人向视察组介绍情况。2009年,达州市被四川省商务厅确定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全省10个),2012年2月被商务部、财政部纳入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截止2015年底,全市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57家,回收站点1500余个,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年回收总量25万吨,交易额约5亿元。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在达州有了起步,但没实现长足发展。”委员们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行业协会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委员们认为,组织化程度低,回收体系不健全;行业自律不到位,市场秩序有待规范;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拣及再加工技术水平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部分品类回收分拣后本地利用率低,造成资源再利用、再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外流,‘城市矿山’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法规制度不健全,没有再生资源利用条例或实施细则,影响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建议,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鼓励连锁化经营,整合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形成稳定、高效、便捷的回收渠道。注重龙头建设,整合社会分散的中小企业和拾荒人员,形成集群和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利用规模化、集群化。要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下游制造商、销售商合作,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利用现有的物流体系,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品种逆向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引进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设备,提高分拣加工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实现与利用环节的有效对接。要完善行业发展激励机制。出台再生资源健康发展扶持政策及行业规范措施。发挥投融资引领作用,探索互联网加金融、风险投资基金等平台与行业联动发展,完善支持行业创新的融资服务。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各环节的污染防治,支持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严格以环保、节能为主要指标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