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澜

行业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澜

  

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1      来源:      被浏览次数: 601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资源危机意识的提高,再生资源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对目前国内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针对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我国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能够蓬勃发展。

  一、建设再生资源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制造业迅猛发展,“Made In China”遍布于世界各地。2009年,我国GDP为5.2万亿元,远超日本和德国,居世界第二位。据2009年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08年我国生产汽车934.55万辆,洗衣机4231.16万台,电冰箱4756.9万台,空调8230万台,手机55964万部,照相机8900万台。如此大的生产量必然伴随大量的消费,然而大量消费也就意味着大量的废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电冰箱废弃量约800万台,彩电2400万台,家用洗衣机900多万台,空调771万台,此外还有大量的手机、复印机等电子产品报废淘汰。除了国内产生的报废工业垃圾,大批的“洋垃圾”也趁机进入到国内。如此众多的废弃产品亟须得到合理的处置。

  不管国内的工业垃圾还是国外的“洋垃圾”都是放错位置的财富。大量的报废产品虽然已经退出市场,但是仍然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如每吨电子板卡中,可以分离出129.7296千克铜、0.4536千克黄金、19.9584千克锡。相比从原始矿石中提炼金属,从废旧产品提炼出再生资源不仅成本低,而且保护了环境,如1吨旧塑料可以节省3吨原油;1吨废铁可以节省2吨铁矿石;1吨废铝可以减少1.5吨赤泥的排放,节约1.2万度电;1吨废铜可以减少排放360千克SO?2,60千克水,节约投资70%。因此,再生资源的加工再利用能够缓解经济与环境的双重约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设专门从事再生资源加工的园区,对再生资源加工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和监督,对园区内企业的废水废物进行统一处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和规范行业发展。因此,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措施。

  二、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发展的四大特征

  我国的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历史久远,早在20世纪70年代,沿海地区就出现了从事“垃圾”分解的个体组织,如天津子牙与浙江台州。1994年国家颁布《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暂行规定》,要求进口各种废旧五金、废电机等七类废物的企业必须为环保部核定的加工利用定点企业。目前全国共有定点企业500多家,考虑到各个加工企业位置分散,不利于集中有效管理和监督,2002年国家开始实施再生资源加工企业的“圈区管理”,建立示范性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到目前,我国已有福建漳州、江苏太仓、宁波镇海、浙江台州和天津子牙再生资源加工园区,有关部门已同意河北文安、广东肇庆、江门、梅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玉林和江西鹰潭等地开发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并批准了江苏张家港建设报废汽车压件拆解试点园区。除了上述国家批准建设的园区外,广东清远、辽宁沈阳、河北大成等地的园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经过对国内各个园区的调研,我们对园区的发展状况有了整体了解,总结了以下四大特征。

  1 蓄势待发,发展形势向好

  国内已有十几个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多为政府投资建设,少数为企业投资建立,如河北文安东都园区。园区的投资大,面积广,多位于或者靠近沿海港口,交通便利。多数园区虽然还未完全竣工,但是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废旧物资的数量剧增,急需再生处理,同时再生资源的市场需求旺盛。另外,国家不断出台再生资源加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促进再生资源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一定会不断发展。

  2 园区加工原材料趋同,示范性企业带头

  目前,天津子牙与河北文安主要拆解废旧电线电缆,烟台园区主要拆解电冰箱、洗衣机等废家电,江苏太仓回收再利用废塑料,浙江台州和宁波镇海主要拆解废电机、废变压器,广东清远和江西鹰潭多是拆解废电线电缆与废电机。每个园区都拥有一批示范性的企业,如台州的齐合天地、烟台的绿环、太仓的怡球等。

  3 产业链结构趋同,拆解过程科技含量低

  园区入驻企业经营业务相似度高,八成企业拆解同种废旧产品。因再生资源需求旺盛,而且企业一般拥有自己固定的废品供应商,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入驻企业多数只是对废旧产品进行初级分解,即从废品中破坏性的拆解出各种金属材料,拆解过程科技水平低,多为人工加机器的半自动拆解,锤子加电钻最为常见。极少数资金雄厚的企业对所得再生金属进行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4 原材料主要依靠进口,城市矿山尚未大量开垦

  国内废品回收体系尚不健全,缺少相关方面的政策法规,走街串巷的“游勇散兵”很活泼,而“正规军”却无米下锅。60%~70%的废旧原材料依靠进口,据统计,2010年7月我国铜废碎料进口量为38万吨,废铝碎料进口量为27万吨。国内大量的废弃产品无法进入园区内,没有得到合理的、环境友好的处理。

  三、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的五点建议

  1 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经济发展中产生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保护环境的高额个人成本与环境污染的广泛社会成本之间的矛盾,加大政府扶持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降低了环保个人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造成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既促进环保又减少污染。目前,国家政府对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制度及暂行条例,但支持力度还需加强,在废旧产品再利用的方式、再生资源市场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有待完善及改进。

  2 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

  当前再生资源加工行业所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是,虽然国内拥有大量的废旧产品,但没有合适、规范且经济的回收渠道,多数企业为避免废旧原材料供应短缺不得不依赖进口原材料。因此,建立规范合理的废旧产品回收体系是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相比“游勇散兵”,“正规军”可实现废旧产品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回收处理,即保护了环境,又降低了回收成本。

  3 加强园区与企业间信息沟通,实现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园区管委会管理和监督企业的入驻、建设、运行、消防、环保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园区平台。作为服务机构,园区管委会应多与企业沟通,掌握企业的生产及环境指标信息,帮助并监督企业绿色生产,实现整个园区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收益。

  4 延长产业链,提高再生产品附加值

  产业链越长,则加工深度越深,所生产的产品越接近最终用户,产品附加值越高,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市场竞争力。园区应对产业链统一规划,有侧重点的引进各种企业,以形成从废旧产品回收、分解到再生资源深加工的循环产业链,提高产业链的关联程度,增强园区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形成“形聚神也聚”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

  5 增加设备研发投入,培养相关人才

  面对如此大量的废旧产品和旺盛的市场需求,锤子加电钻式拆解方式必然无法胜任,增加相关设备及人才投入才是王道。园区应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并给予一定财政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相关科研机构相结合的产学研联合体,开发环境友好的再生处理设备,培养再制造、循环经济等方面的人才。

  结论

  我国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已取得一定的成绩,目前已建立了15个规范的、高标准的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和缓解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各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健康快速发展,并形成了一批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示范性企业。作为新兴产业,再生加工行业的相关技术标准、市场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等还不健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趋同、机械化水平低等。但相信在政府、园区、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一定会不断克服困难,蓬勃发展。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