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澜
美丽城市需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发布时间:2016-05-20 来源: 被浏览次数: 524
随着创建美丽、文明旅游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对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旅游和生活的废弃物也大量增多,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各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废玻璃、废电池、废节能灯、废纺织品等品种,受回收成本高、利用价值较低和利用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经济效益较差,回收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个别品种甚至随生活垃圾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危害市民健康和社会安全。调研发现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公众认识不到位。社会上普遍存在把再生资源等同于“垃圾”的错误认识,对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在源头上做好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后端回收成本。一些地方对做好回收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科学规划,定位不清,回收行业发展滞后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各方责任不清晰。除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建立了基金制度外,其他品种尚未明确相关制度要求。特别是对于价低量小的品种,缺乏相关制度规范,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不健全,销售者和消费者对产品废弃后的回收责任尚未明确;三是监管执法难度大。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分散,对无照经营、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或根本没有任何环保设施的小企业和小作坊有效监管难度大,致使不规范企业依靠低环保成本抢占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四是政策配套性不强。2011年回收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取消后,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废玻璃、废节能灯等品种由于回收成本高、利润薄,靠市场机制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为此,建议:
一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充分运用媒体优势,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健康、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强化道德约束。鼓励使用资源循环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生产和消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广泛推介各具特色的回收体系建设成功模式,宣传推广再生资源回收的先进理念、方法途径、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再生资源回收的良好氛围;二要尽早推广“互联网+回收”的创新管理模式。各地应尽早出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在充分利用、规范和整合现有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以交易市场为核心、以加工利用为目的“互联网+回收”体系,整合现在“游兵散勇”式的城市拾荒者,让他们华丽转身变成产业工人,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当大家都意识到自己是城市分类回收的环保服务员时,他们就会受到更多的尊重和重视;三要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规范的社区回收站(点),使再生资源能在指定市场进行规范交易和集中处理,形成生产性废旧金属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生的循环链,实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建立回收经营企业和个人从业资格培训体系,将城市回收经营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从事运输回收的人员需经过岗位培训,统一着装,规范作业。